大学生资助政策
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顺利入学、完成学业,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,国家出台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。入学前、入学后、毕业后都有哪些资助政策?
入学前
国家助学贷款
金额:每生每年不超过 12000元。
利率: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减30个基点执行, 在校期间(包括因病休学)利息由国家承担。
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:向 户籍所在县(市、区)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办理。
新生入学资助项目
绿色通道
全国 所有高校都开通了新生入学“绿色通道”,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即使没有筹齐学费,也可以通过“绿色通道” 办理入学手续。入学后,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,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。
入学后
国家助学金
金额:平均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 3300元,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 2200—44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,可以分为1—3档。
资格: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(含预科、高职、第二学士学位)在校生。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(每生每年3300元)。
国家励志奖学金
金额:每生每年 5000元。
资格: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(含高职、第二学士学位)在校生。
国家奖学金
金额:每生每年 8000元(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),每年奖励6万名。
资格:二年级及以上年级(特殊学制的学生,根据当年所修课程层次确定参与相应学段的国家奖学金评定);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均位于 前10%(含);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在 前10%~前30%(含)的学生, 其他方面表现突出。
小提示:会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哦。
勤工助学
岗位:以 校内教学助理、科研助理、行政管理助理和学校公共服务等为主。
时间:原则上 每周不超过8小时,每月不超过40小时。寒暑假可适当延长。
固定岗位按月计酬:以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 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 最低工资标准或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计酬基准,可适当上下浮动。
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:每小时酬金可参照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 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合理确定,原则上 不低于每小时12元人民币。
校内资助 学校利用事业收入提取资金以及社会捐助资金,设立 奖学金、助学金、困难补助、学费减免等校内资助项目。
临时救助 加大对生活困难未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的救助帮扶力度,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 临时救助等相应帮扶措施。面对疫情,多所高校和省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 疫情防控专项生活补助、临时困难补助申请等,不少高校提供暖心物资心理援助。